原标题:中医也能治疗癔症吗
中医也能治疗癔症吗?癔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,对患者的危害特别大,只有及早的治疗才能更好的解决和患者这样的情况,又被称为歇斯底里症,癔症对患者的危害很大,只有及早的治疗才能更好的解决这样的情况。中医也能治疗癔症吗?下面就由青岛安宁医院的医师为您详细介绍,中医是否也能治疗癔症。
中医也能治疗癔症吗?中医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:
(1)气阴两虚型
主证:精神恍惚,心神不宁,悲忧喜笑无常,昼日时时欠伸,入夜兴奋不寐,或手舞足蹈,或肢体震颤,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舌质红少苔,脉细数无力。
气阴两虚型癔症辨证分析:本证多由情志长期处于压抑状态,积怒难发或忧思抑郁不解,暗耗心之气阴致。对见于女性。心气虚,心阴不足,心失所养,故精神恍惚,心神不宁,苦笑无常。入夜心阴当足不足,阴虚火旺,扰乱心神,故兴奋失眠。阴血不足,虚风内生,则手舞足蹈。肢体震颤。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舌质红少苔,脉息细数无力均为心气心阴两虚之象。以精神恍惚,苦笑无常,时时欠伸,舌质红少苔,脉细数无力为辨证要点。
中医也能治疗癔症吗
(2)痰气交阻
主证:精神萎靡,情志抑郁,表情淡漠,胸闷纳呆,太息频作,嗳气呕恶,咽中梗阻,如偶物阻咯之不出,咽之不下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
癔症辨证分析:本证是由于长期情志不好,肝气郁结,柑郁犯脾,脾失健运,聚湿生痰,痰气交阻所致。包括癔病性痴呆及癔病球。主要病机为肝郁犯脾,表情淡漠。痰气交阻,上蒙心神。心神被梦则精神抑郁,表情淡漠。痰气交阻于咽喉之间,故见咽中梗阻,如有物阻,咯之不出,咽之不下。肝气郁滞,气机不畅,胸阳受阻则胸闷喜太息。脾虚不运,胃失和降,故纳呆,嗳气呕恶。苔白腻,脉弦滑均为肝郁脾虚,痰气交阻之象。以精神抑郁,表情淡漠,咽中如有物梗阻,吞之不下,吐之不出,苔白腻,脉弦滑为辨证要点。
(3)痰热互结
主证:急躁易怒,咳痰黄稠,渴不欲饮,尿赤便秘,头痛面赤,自觉少腹有一股气上冲胸咽,烦闷欲死,昏仆倒地,肢体拘紧痉挛,舌红苔黄厚腻,脉滑数。
痰热互结型癔症辨证分析:本证因惊恐忧思,肝气郁结,郁久化火生热,肝郁横逆脾土,脾失健运,聚湿生痰,痰热互结,气机逆乱所致。肝郁化火则急躁易怒,口苦,头痛,面赤,尿赤便秘。肝气上逆,随冲脉及厥阴肝脉上冲,则自觉从少腹有一股气上冲胸咽,发闷欲死,昏仆倒地。火热生风,则肢体拘紧痉挛。咳痰黄稠,渴不欲饮,舌红苔黄厚腻,脉滑数均为痰热互结之象,本证以自觉气从少腹冲上咽,肢体拘紧痉挛,舌红苔黄厚腻,脉滑数为辨证要点。
中医也能治疗癔症吗?相信通过以上医师为您介绍的内容,您已经对中医治疗癔症有了一定的了解,癔症对患者的危害大,只有及早的治疗才能更好的缓解和解决这样的情况。文章只是作为参考病情了解病因的,对于疾病的态度一定要端正,不可大意轻心,部分疾病的判断标准需要当面了解,以免出现病情错诊的情况,更多关于癔症的问题,可以点击网上在线医师进行咨询。